浏览量:0
时间:2025-05-25
1、圆明园残简之三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比喻。圆明园残简之三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圆明园遗址比作残简,将原本辉煌壮丽的圆明园比作一篇美文。这种比喻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对比展现了圆明园的现状与过去的巨大反差,强调了被毁的遗憾以及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读者更深。
2、在在圆明园残简短文中日月无光指的是什么?圆明园被焚毁后的惨状。在圆明园残简这篇短文中,“日月无光”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圆明园被焚毁后的惨状,这个比喻意味着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美丽已经彻底消失,如同日月被遮蔽,不再发出光芒。
3、我梦中的圆明园有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开头就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该句把圆明园遗址比喻成“残简”“断章残句”,把原来的圆明园比喻成“一篇美文”,语言生动形象,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对比、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方法。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的。
4、表现圆明园的什么情感。表现了作者十分喜爱以前圆明园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该句语出王和声所作的《圆明园残简》,是一首献给圆明园的挽歌,哀婉而又凄切,从圆明园残缺的局部,感受到她坚贞不屈的气节,从她威武顽强的神韵,体验到一种残缺的美。
5、《圆明园残简》阅读!1美丽的圆明园被英法给联军焚毁。2设置了一种悲伤,怜惜。3这里借用借喻,至圆明园被毁。
1、《圆明园残简》阅读答案。简毁珠散:这里运用了借喻,指圆明园被焚毁。 第一部分总的介绍圆明园的美丽,却被英法联军焚毁;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大水法”这一景观;第三部分具体写汉白玉的精神。 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此来突出英法侵略者的卑劣行径。 引用雨果的评价更能体现出圆明园是一。
2、圆明园残简 阅读答案。把圆明园比作残断的简书,简书古时人们记录美文,记录历史的用具,圆明园的残破不正是一片不完整的美丽,不正是一段被破坏的历史吗 这是一首献给圆明园的挽歌,哀婉而又凄切,文章如泣如诉,痛惜悲哀之情淋漓浓烈而又不绝如缕。忧伤 郁愤 如今的圆明园断垣残壁,我无法看到昔日那个完整的园林。
3、圆明园残简之三汉白玉象征什么。纯洁、高贵、典雅的象征。根据查询知乎网显示,圆明园残简之三汉白玉象征纯洁、高贵、典雅,是雕刻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
4、圆明园残简。简毁珠散:选文从哪三个方面来描。 如题问题:理解加点的词语(1)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读: (2)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简毁珠散:选文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试简要概括。选文第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文中引用雨果对。
5、圆明园残简之三汉白玉象征什么。玉雕和花鸟虫鱼等图案,展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美学追求。通过使用汉白玉这种高贵的材料,圆明园的建筑和装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宏伟气势。同时,圆明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之一,汉白玉的运用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