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24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比喻是将头发比作青丝和白雪;夸张在于一天之间白头,生动形象写出了苍老的速度快。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不合诗意。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什么修辞。比喻,夸张。比喻是将头发比作青丝和白雪;夸张在于一天之间白头,生动形象写出了苍老的速度快。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什么修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改写文本,保持原意:你难道没有看到吗,高大的堂屋里的明镜前,悲伤地照见了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乌黑的头发,到了晚年却如同积雪一般洁白。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分别是什。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悲叹。1、出自李白的《将进酒》,《将进酒》是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创作的古体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5、将进酒 李白 全诗解析。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诗以高堂明镜悲白发来比喻岁月无情,时光易逝,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对比青丝和雪的意象,表达出对时光的无常和无奈。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的快乐。诗人以金樽空对月为引子,
1、《将进酒》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
2、古诗描写的艺术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的一生浓缩在朝暮之间,从而表现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主题。诗人连续使用呼告〔“君不见”〕的修辞手法,更添说理气势,感情色彩十分浓郁。同时写黄河之水用了扩大夸张,写人生旅程用了缩小夸张,使人更觉光阴之宝贵,岁月易流逝,功业更难就,自然引出下句。
3、李白《将进酒》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时光流逝之快的句子。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发如雪歌词中的典故?1、“发如雪”这三个字便来自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意为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2、“邀明月,让回忆洁”和“我举杯,饮尽了风雪”两句便是出自诗仙李白的诗句《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
5、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意思。意思:早上还是漆黑的发丝晚上就已经变得雪白 该句诗出自李白《将进酒》。这是一个夸张句,全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君不见”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