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23
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A项正确,双因素理论亦称“激励—保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B项错误,伯特·海灵格,是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
2、简述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答案】: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②保健因素指的是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系统、薪金制度和工作环境等。他认为这些因素对满足员工需要所起的作用只能保持人的积极性,还没有起着激励作用,只能预防人们对工作环境发生不满。③激励因素包括工作富有。
3、提出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赫茨伯格。根据查询双因素理论详细信息得知,双因素理论亦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首次提出。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
4、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23年-2000 ),美国心理学家、管理理论家、行为科学家,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 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30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曾任美国凯斯大学心理系主任。
5、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这里“双因素”是指( )。【答案】:C、D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这里“双因素”是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是管理学中激励机制原理。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故正确答案为CD。
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谁?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茨伯格。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23年-2000年),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管理教育专家,研究激励理论的知名学者。他提出了著名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即“双因素理论”,这是基于赫茨伯格与同事们进行广泛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的理论,因此具有相当的可信度与。
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谁?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是行为科学的一种理论,原叫激励因素、摄生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50年代后期,赫茨伯格对人的“工作动机”进行了150次以上的调查。调查中,他设计了许多问题,请受访者回答。在分析从调查中得到的大量资料时,他认为影响人的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两种这种。
3、赫茨伯格建立的有关员工行为的双因素理论,即满意因素和非满意因素,下列。双因素理论又称为激励一保健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他认为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而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果与失败。满意因素包括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等,非满意因素包围括监督、公司政策、与监督者的关系、工作条件、
4、什么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传统。
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者:赫茨伯格。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导致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有区别的,人们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与外界环境相关联的,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不满意,但不能使员工变的非常满意,也不一定对职工有激励作用。而使人们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是与工作本身相关联的,这些因素改善了,能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