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22
1、又红又专是什么年代提出的口号?50年代末。1957年10月9日下午三时,毛主席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我们的同志,无论搞工业的,搞农业的,搞商业的,搞文教的,都要学一点技术。
2、“人才”的含义。所以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的教育方针。86时推行义务教育,认为人才应该是建设型的,因此,在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教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
3、“年轻人像早晨八九钟的太阳,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的原文。”周恩来总理1953年向留学苏联及东欧各国留学生也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纪律好”和“又红又专”的要求。邓小平在1957年访苏期间十分关心留学生情况,详细听取汇报,指出“这些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很好地爱护、严格要求他们,不但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思想坚。
4、谈学习《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建国初期就对广大青少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要求青年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陈毅同志在一次对飞行员的讲话中,用风趣的语言诠释了“又红又专”的内涵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一个飞行员,如果只红不专,那就飞不上天;如果只专。
5、德才兼备什么意思。德才兼备:品德和才学都好,一般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多适用于踏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德:是指道德素质。素质决定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廉洁性、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才:是指技术能力。包括理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和改革。
2、如何立起新时期政治干部好样子。在战争年代,就是对党忠诚、不怕牺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就是政治坚定、又红又专;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熟悉专业、锐意改革。现在,而总书记在6月29日又用20个字画出一幅当今好干部“标准像”,那就是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即 “信念坚定”,就是把理想。
3、国家的教育目的。80年代初期强调又红又专和科学精神等是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大环境的产物,也是对“文革”时期片面强调政治素质的一种拨乱反正。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
4、又红又专是什么梗,你应该怎么回话。总之,又红又专是一个富有描述性和正能量的网络用语,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充满热情和投入的人。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不断追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努力。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个梗。比如,在评价一个优秀的。
5、新时期党员干部需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邓小平关于提高党员素质的思想,全面的回答和解决了以上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说,共产党员要做到“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共产党员,必须把增强党性和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放在首要地位。在这个基础上,党鼓励和支持所有党员努力提高文化、业务素质,各有所长,各专一行。党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