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22
1、危险度评定的四个阶段不包括。危险度评价的四个阶段是: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危害性评定。首先是了解受试物的暴露情况、人体实际暴露量、暴露途径等,然后根据同样的暴露条件了解和确定动物或者人会出现哪些毒性效应,进一步根据相应的毒效应和暴露水平来确定剂量反应关系,最后根据剂量反应关系、人群真实暴露水平、暴露。
2、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哪家好?企业回HAZOP分析法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生产装置中潜在的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识别出生产装置设计及操作和维修程序,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装置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而我们北京风控工程技。
3、危险度评定的几个步骤中不包括。危险度评价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危害认定、剂量一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和危险度特征分析,本题A、B、C、E分别说明了这4个内容,只有D除外。
4、危险度评价。(3)暴露评定——指评价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对一种因子(和其衍生物)的评价。是危险度评定的第三阶段。暴露表征——提供包括暴露来源、路径和途径路径的完整的描述,该表征也应该包括对评定人群的完整描述,尤其是应当讨论高暴露或易感人群或易感生命阶段暴露。不确定性讨论是暴露表征的一个关键的。
5、公卫医师指导:危险度评价步骤——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定量分析旨在明确不同剂量水平下关键有害效应的发生率,从而推导剂量-反应曲线,并确定其形状。(1)针对有阈值化学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1)参考剂量(RfD):RfD是类似于ADI的日平均接触剂量估计值,表示人群(包括敏感亚群)在终身接触该剂量水平的化学物时,危险度低至无法检测的。
1、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 )。【答案】:C 危险度特征分析属于危险度评价的第四阶段步骤,它是根据前面3个阶段所得的定性、定量评定结果,对该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时,所致的健康危险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人群发生某种健康危害的概率并指出各种不确定因素。故选C项。
2、危险性评价的原理。②接触评定,估测整个社会人群接触化学物的可能水平。③危险度特性评定,将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评定和接触评定资料进行综合和分析,得到一般人群和(或)特殊人群预期出现的反应率,通常计算终生危险度。简言之,危险性评价是鉴定人体接触环境危害因素发生潜在有害健康影响的几率。
3、健康危险度评价结果不可用于。分析:健康危险(度)评价(HRA)是利用现有的毒理学、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等最新成果,按一定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伤、残、病、出生缺陷、死亡等)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的过程。通常包括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及危险特征分析四个步骤。其结果不能用于预测。
4、常用风险评价方法。也叫危险度评价法,是对在潜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人的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首先以作业条件的风险为因变量(D),以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事故造成损失的后果(C)为自变量,采用半定量估值方法,分别确定三个自变量的得分,然后用三个变量的乘积来评价风险:D=LEC 。
5、危险度评价概念。危险度评价的标准如下:当RR或OR在0.9至1.1之间,视为无关联;0.7至0.8或1.2至1.4表示弱关联;0.4至0.6或1.5至2.9代表中等关联;0.1至0.3或3.0至9.9则为强关联,而达到或超过10的比例被视为极强关联。危险度的划分也依据RR或OR值的大小,大致可分为低(≤2)、中(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