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20
1、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知识点:鼓胀。一、 辨证要点:辨虚实、标本之主次。标实当辨气滞,血瘀,水湿 初起——肝脾失调——以邪气盛实为主,正气亏虚不甚明显,病程相对较短。久病——肝脾肾损伤——正虚为主。二、治疗要点:标实者,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利水或攻逐等法;本虚者,
2、中医常见病之感冒及试题-2020中医内科学备考指导。试题:患者女,35岁,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少汗身痛,痰稠色黄为主症,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A。风寒束表证 B。风热犯表证 C。暑湿伤表证 D。气虚感冒 E。阴虚感冒 【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内科学-第一章-感冒-辨证论治的知识点。(2)患者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少。
3、2017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题库(第二套)。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病邪 地域 行为 时间 感冒为外感病证,其病以下列哪项症状最为突出 表肺 卫表 肺卫 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 恶寒 烦渴 面赤 发热 泄泻的主要病因。
4、中医内科学学习指导内容简介。总论部分包括中医内科疾病的概述、简史、分类依据、发病学和症状学要点,以及治疗学原则。后继章节逐一对各疾病进行深入探讨,如感冒、咳嗽、心悸、胃痛等,并配有自测试卷,分为甲卷和乙卷,难度不一,均附有参考答案,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自学中医者和临床医生进行学习和考试准备。目录如下:总论自测。
5、中医学考试每日一练-2020天津医疗卫生[2020.11]。(2)风水相搏证辩证要点: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阳水+表证)【参考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内科学-第六章-肾系。
1、中医内科学的课程学习。学习要求:识记:⑴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⑵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⑶各系统(章)病证的范围、病因病机规律及所属病证的定义。领会:⑴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⑵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⑶各系统(章)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应用:⑴中医内科治疗学要点⑵中医内科学学习方法⑶各系统(章)。
2、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心悸。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细目四:辨证论治一、心悸的辨证要点 心悸的辨证应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类。 二、心悸的治疗原则 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
3、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有什么考试经验?求分享!第二,考生复习到一定阶段,会觉得已经背了很多内容,但此问题和彼问题的答案搅和在一起了。如果就这样去考试,肯定会答非所问。此时要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即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列出线条,每条线再理出答题要点,这就把零碎的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了。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掌握考试的内容。第三,每个人的。
4、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痈。一、肺痈的辨证要点 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总属实热之证。初起及成痈阶段。症见高热,咳嗽气急,咯痰黏稠量多等,为热毒瘀结在肺,成痈酿脓,邪盛证实。后期溃脓之后,大量腥臭脓痰排出,身热渐退,咳嗽减轻,但因痰热久蕴,肺之气阴耗伤,则可表现虚实夹杂之候。恢复期,即以阴伤气耗为主,兼有。
5、中医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目录。中医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目录第一章 基础医学知识1.1 中医基础理论 1.2 中医诊断学 1.3 中药学 1.4 方剂学 1.5 《内经》学习 1.6 《伤寒论》解析 1.7 《金匮要略》要点 1.8 温病学概要 1.9 药理学基础 1.10 病理学基础 1.11 病原微生物学概述 第二章 基本技能训练2.1 中医、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