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19
1、七发拼音。七发,拼音是:[qī fā]。七发是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创作的散文。作者托言吴客从魏国向楚王讽谏,极力劝说楚王须广纳贤才,整顿政治,励精图治;作者用了七大篇辞藻、成万字的篇幅陈说七个不能放松的事件、问题,字里行间皆有劝诫之意。七发在语言形式上,则是韵散结合,具有创新性。
2、乘流而下的读音。“乘流而下”的读音是:chéng liú ér xià。“乘流而下”释义:迅速地顺水向下游流去。语出汉枚乘《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意思是:那江涛急速地随着汩汩的水流往下游流去啊,也许没有人知道它将流到哪里才会停歇。《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这是一篇讽谕性作品。
3、七体名词解释。七体的意思: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读音:qī tǐ。引证:《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仪礼·士冠礼。
4、七发的作者简介。字叔。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吴王有叛心,枚乘上书谏劝不听,于是枚乘投奔梁孝王刘武。景帝时,吴王参预六国谋反,枚乘又上书劝阻。枚乘因此而知名。“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拜他为弘农都尉,他不愿做郡吏,称病离职,仍旧到梁国,为梁王的文学侍从。其赋作今存《七发》等三篇。
5、七发的作者是什么。七发的作者是汉代的枚乘。枚乘是西汉的辞赋家,他的作品《七发》是汉大赋的滥觞,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这篇赋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针对太子贪欲、好色等症状,进行讽谕,劝他改变生活方式,并提出治病的方法。全赋以“七”为数,把所要表达。
1、七发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作品有哪些?回汉赋精品,西汉枚乘所作。枚乘(?~公元前140?)西汉辞赋家。字叔。淮阴(今江苏清江市西南)人。初为吴王刘□郎中,吴王有叛心,枚乘上书谏劝,吴王不听,于是枚乘投奔梁孝王刘武。景帝时,吴王参预六国谋反,枚乘又上书劝阻,吴王仍然拒绝了他的劝告,最后兵败身死。枚乘也因此而知名。“七国之乱”平定后,
2、作品七发的作者是谁?枚乘 (~约前140)汉代辞赋家。字叔,淮阴(今江苏淮安)人。
3、《七发》作者简介,篇名为什么叫七发?枚乘:(?---前140年),字叔,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曾先后任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的宫廷文学侍从。汉武帝即位,被征召入京,病死途中。他辞赋和散文的代表作有《七发》、《谏吴王书》、《重谏吴王书》等。本篇作者假托吴客“说其事以启发太子”。故名《七发》。
4、七发的作者简介。汉族,淮阴人,古籍《汉书》记载为淮阳人。原为吴王刘濞郎中。枚乘因在七国之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后拜在梁孝王帐下,汉景帝下召升枚乘为弘农都尉。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七发》《柳赋》《菟园赋》三篇。后两篇疑为伪托之作。《七发》。
5、七发原文|翻译|赏析原文作者简介。枚乘《七发》的出现,标志著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征》、张协《七命》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七发》作者枚乘简介 枚乘(?~前140),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秦建治时古淮阴人。枚乘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