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18
1、“足下”是什么敬称,有什么含义?“足下”是一个敬词。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ú xià,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大将军足下”。意思是指:“大将军你”。【解释】:1、敬词。书信中称呼朋友。2、立足点:千里之行,始于~。
2、古汉语中,“足下”是对什么的敬称。 “足下”在古汉语中是一种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 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 “足下”属于称对方的敬辞,这种用法在古代非常普遍。 相传晋公子重耳烧山逼介之推出山,介之推抱着一棵大树烧死。 晋文公砍下大树做了木履穿在脚下,平时总是看着脚下。
3、古代对朋友的称谓有哪些?1、足下。解释: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见到尊贵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脚下,就是低头的意思。权在足下,就看足下的这个足往哪边走,这叫做举足轻重,你这一抬脚就有分量。2、兄台。解释:对朋辈的敬称,多见于书面语。
4、足下是敬称还是谦称 足下的意思。1、“足下”是敬称。2、足下是古人对朋友辈的一种尊称,就是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您的意思,是对对方的尊称。这个词的来源是,在古代的时候,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这四种称呼有着共同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3、足下故事内容:春秋时代,
5、古代称呼足下是称呼自己的吗。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词语分开解释:足: 足 zú 脚: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下: 下 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泛指。
1、古代称呼足下适用于那种情形? 在我国古代,足下是一种用于平辈或朋友之间的敬称,意味着“您”。 战国时期以后,足下不仅用于下对上,同辈之间也以足下相称,表达敬意。 古代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均表示对对方地位的尊敬。 春秋时代,晋献公宠爱骊姬,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其他儿子重耳和夷吾逃亡。重耳在。
2、足下是对谁的称呼 足下的称呼是对谁的呢。1、足下是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2、“足下”这个词出于一个典故。见刘敬叔《异苑》卷十:介子推不愿接收封赏,带老母隐居到锦山中。晋文公去锦山找他,他避而不见,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迫使他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却抱着大树被烧死了。
3、足下是敬称还是谦称足下的意思。 “足下”是一种敬称。 在古代,足下是用来称呼朋友的一种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体现了对对方的尊敬。这个词的起源与古代的尊称体系有关,其中陛下、殿下、阁下和足下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它们的共同点是避免直接注视对方的脸,因为对方地位太高,面子太大。 足下这个词的故事源自。
4、我国古代的称呼足下是什么意思。1、足下是同辈相称的意思。2、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出自这部书《史记·项羽本纪》。3、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出奔在外19年,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位后为晋文公。晋文公欲封赏有功之人,却忘。
5、足下适用于什么情境 足下是谁对谁的称呼。1、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2、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出自《史记·项羽本纪》。3、【出处】:按“足下”作为敬称的释义,最权威当如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所说——东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