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
时间:2025-05-18
1、越灭吴之战。越灭吴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吴和越两诸侯国间的战争。越国虽然在开始时处于弱势,并一度亡国,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一系列战争后攻破吴都吴城,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而越国的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越王勾践称霸,成为历史上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王。春秋后期,当中原诸侯的争霸接。
2、楚、越战争考述。到了楚怀王时期,楚国破越并迁徙了江东的百姓,实力削弱。垂沙之战后,越国趁机反击,各国间的互动日益频繁,楚越矛盾逐渐升级。《史记》中提及的楚顷襄王游历辽东和越国会稽的对比,揭示了越都并非传统认知的会稽。吴城作为越国都城的记载,虽然可能是虚构,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楚考烈王时期,越国逐。
3、勾践卧薪尝胆了多少年。越军包围吴国三年,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攻陷吴城。吴王仅率亲近卫士与大臣,突围西上姑苏山,数次派使者向勾践请和。勾践提出将吴王流放甬东,吴王不能接受而自杀。一说勾践战后逼迫吴王自杀(吴越春秋)。吴国灭亡。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都城姑苏(今苏州)被勾践兴兵攻破,夫差被围困在吴。
4、[孙子兵法]在战争中的实例运用,最好是古代战役。三年,越军乘势攻破吴城。吴王夫差率残部逃往姑苏山(吴城西南)。越军追至,又将其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求和,未允,被迫自刭而死。吴国遂亡。2、马陵之战 战前,关于齐代魏救韩国中意见很多,孙膑则主张:韩魏两国皆十分疲惫时出兵是最好的时机。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率军直捣魏都城大渠梁分散了魏。
5、苏州在全世界的地位?战国 --- 越国统一江东,迁都吴(苏州),改称会稽,为越国首都,这时越国有两个会稽,苏州为越国新都。秦朝 --- 为东南第一大城,江东经济中心。西汉 --- 汉武帝时,苏州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东汉 --- 中原战乱,大批士大夫家族南迁,
1、关于三十六计中智谋的故事。1、第一计:瞒天过海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
2、告诉我干将与莫邪的故事。但是这两个南方强国却只是如樱花般转瞬的光华,才强盛了一世便衰亡了,到了子恪和宁小白的时代,吴国越国早已灭亡,又纳入了楚国的统治。 子恪顺著昆仑山壁上的指引,来到了一处古代吴城的废墟。在废墟的平野上,有着数座高耸无比,却又荒凉颓废的土台。宁小白仔细打量了那几座高台,不禁轻松地笑道:“这是什么鬼玩意。
3、有关智谋的故事?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 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 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昂,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 主动与公子昂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 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
4、善用智谋的人。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
5、越国灭吴国的战争经历哪些战役?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动灭吴战争。吴国经过长期战争,元气大伤,再加上年青壮年大多阵亡,力量对比悬殊,无力抵御越军,只能退回吴城死守。越国则在吴城西南郊筑城,采用长期围困的战术。越军包围吴国三年,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攻陷吴城。吴王仅率亲近卫士与大臣,突围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