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11
1、《资治通鉴》成书于: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南宋。C【解析】《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有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故正确答案为C。
2、《资治通鉴》成书于(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
3、《资治通鉴》成书于()。《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本题应选C。
4、《资治通鉴》成书于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南宋 请问是哪一个?《资治通鉴》自北宋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如今了解司马光其人其书,学习和研究《通鉴》,有。
5、《资治通鉴》成书于何时。《资治通鉴》成书于1085年1月1日(元丰七年十二月初三日),历时1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编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1066年(朱英宗治平三年),司马光将所撰的从战国至秦二世时的历代君臣事迹8卷进献英宗,并上疏:“凡关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可为法。
1、《资治通鉴》成书于( )。【答案】:C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19年,全书共294卷。
2、资治通鉴成书于什么时候。《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资治通鉴》成书于1085年1月1日。《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
3、资治通鉴作于何时何地?分类: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写成于是在他居住洛阳15年,从1065年始修,1082年成书。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并誉为“史学双璧”。《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典范,作于北宋洛阳,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
4、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怎样成书的。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而成。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5、《资治通鉴》成书时间。资治通鉴[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涞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陕西)人,官至宰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其所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成书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叙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403-公元595)共一千多年的历史,分周、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