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知道

当前位置:喜爱知道 > 喜爱百科 > 一去二三里是什么诗歌 一去二三里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百科大全

一去二三里是什么诗歌 一去二三里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浏览量:0

时间:2025-05-18

一去二三里是什么诗歌

1、一去二三里是写什么的诗歌。出自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写的是一首描写山村的数字诗歌。《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注: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

2、古诗《山村》一去二三里作者是谁?《山村咏怀》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邵雍。原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诗歌赏析 邵雍一生著作非凡,这首《山村咏怀》成为诗词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一代代华夏子孙启蒙孩子的必读诗词。全。

3、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另外一个题目是《山村咏怀》,出自邵雍(1011年12月25日—1077年7月5日),字尧夫,谥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是我国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主要描写的是春日乡间野外的美丽。

4、《山村咏怀》是什么体裁。《山村咏怀》是五言绝句。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赏析:这首诗歌的特别之处是,每一句诗都有量词的使用,且逐句递增。诗人使用列锦的手法,通过描绘“烟村”、“亭台”、“花”这些物象排列展现给,为描绘出一幅风景优美的田园图画。全诗语调清新,意境淡雅,从诗中也。

5、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作者是宋代邵雍。山村咏怀 宋 ·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1、古诗《山村》的意思。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出自:《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一去二三里是什么古诗。古诗介绍: 《山村咏怀》是宋代著名文人邵雍所作的一首著名古诗,描述的是农村风光及其朴素生活景象。其中的第一句就是“一去二三里”。诗句内容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数字运用巧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诗句内容解析: “一去二三里”这句诗简洁明了,描述了诗人。

3、一去二三里是什么古诗。一去二三里,是出自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将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内容:【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翻译】意。

4、哪位告诉我,唐诗《 一去二三里》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回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名不详,一作《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咏怀》 这首五言绝句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耳目一新。曾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 邵康节,字尧夫。

5、一去二三里古诗的表达感情?《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