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18
1、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古诗名是。出自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2、一去二三里是什么古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山村咏怀》,原文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注释:1、去:距离。2、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3、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3、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出自:《山村咏怀》作者是:邵雍。原文:《山村咏怀》作者:邵雍朝代:宋朝体裁: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缕缕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
4、山村古诗《一去二三里》全文内容是什么?诗文:《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
5、山村古诗一去二三里全诗是什么?《山村咏怀》【作者】邵雍 【朝代】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白话释义: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创作背景:作者邵雍在阳春三月去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自己的闲适心绪。
1、“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两首诗有何准确的出处?北宋理学家邵雍的《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首诗叫什么名。《无题》元: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3、一去二三里是写什么的诗歌。出自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写的是一首描写山村的数字诗歌。《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注: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
4、一去二三里是什么诗。1、《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诗 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释义:一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5、“一去三四里”出自哪首古诗?原诗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作者 邵康节 (一O一一~一O七七)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