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25
1、土壤热容量愈大,土温升高或降低愈慢。正确。一般来说,改变土壤热容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与土壤孔隙度的大小。土壤的热容量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土壤孔隙度增加而减少。同等容积干燥疏松的土壤和紧密黏重的土壤相比,前者具有较多的孔隙,孔隙中充满着空气,而空气的热容量很小,因而疏松土壤的热容量必小于紧密黏重的热容量,所以疏。
2、土壤热容量越大土温升高或降低越慢。是的,土壤热容量越大,土温的升高或降低速度越慢。热容量是指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所需的能量量。对于土壤来说,热容量取决于土壤的质地、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当土壤受到外界热源的加热时,具有较高热容量的土壤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并且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提高温度。这意味着土壤温度升高的速度。
3、土壤热容量。热容量大的土壤在白天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并在夜间逐渐释放出来,从而减缓了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幅度。而热容量小的土壤则在白天吸收热量后迅速升温,夜间又迅速降温,导致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其次,土壤热容量还影响着土壤水分的蒸发。热容量大的土壤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从而促进土壤水分的。
4、土壤空气与温度。土壤热容量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土壤温度的变化难易程度。土壤热容量越大,土壤升温所需要的热量越多,土温不易升降,温差小,俗称“冷性土”,如黏土。而热容量小,土温易升降,温差大,又称“热性土,如砂土。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比例,三相物质中,水的热容量。
5、土壤热容量。土壤热容量是指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单位体积的土壤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土壤热容量是描述土壤在温度变化时能量储存和传递能力的物理量。土壤热容量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质地、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孔隙率等。一般来说,土壤颗粒越小、含水量越高、有机质含量越多、孔隙率越大,土壤的。
1、湿土的温度变化小是由于土壤什么和什么比较小。干燥程度和空气量。湿土温度变化小是因为土壤升温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干燥程度、空气量的大小,含水量越多,干燥程度越小,空气越少,热容量越大,升温就越慢,因此湿土的温度变化小是由于土壤干燥程度和空气量比较小。
2、土壤温度地理百科。其次,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与其固、液、气三相物质所占的比例有关。由于三者的热容量不同(水为 1 卡/立方厘米·℃;固体为0.5—0.6;空气为0.0003),①因此当土壤中水分愈多或空气愈少(如湿土),其热容量愈大,土温的增减也愈慢;若水分愈少或空气愈多(如干土),情况则刚好相反。所以,
3、土壤的容积热容量有什么物理意义?土壤的容积热容量可按下式计算: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式中,Cu、Cf分别为融土和冻土的容积热容量;Cdu、Cdf分别为融土和冻土的比热;ρu、ρf分别为融土和冻土的天然容重(湿容重),kg/cm单位质量的土体温度改变1℃(升高或降低)所需的(吸收或放出)热量称做比热,单位为kJ。
4、土壤热容量表示土壤什么大小的物理量?单位质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重量热容量(C)
5、土壤热容量名词解释。2焦/厘米3·℃。土壤的体积热容量一般是1-2.5焦/厘米3·℃,含水量大则更高。土壤是由矿物骨架、有机质溶液和气体组成的多相细碎介质,冻土与融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中含有冰。实验表明,土壤的比热具有各物质成分和质量加权平均的性质(土中气相充填物的含量及比热均很小,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