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时间:2025-05-24
1、【论语集解57】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大意】子贡想要免去每月告朔的饩羊。孔子说:“端木赐啊,你爱惜那头羊,我却是爱惜那告朔之礼。”告朔,《周礼·春官·太史》:“颁告朔于邦国。”古时天子在季冬(冬天最后一个月)时,令太史“正岁年以序事”。
2、《论语•八佾篇•第十七章》—一只羊引发的讨论。朔,每月初一,新月出现之日。告朔,一项包含祭祀仪式的政治活动。告,读gù。上告下之义。饩羊,用于告朔之礼的祭祀用羊,是未烹过的生羊肉。本对话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发生在鲁国,且子贡为官而孔子闲居期间。子贡看到告朔之礼仅沦落为献饩羊的形式,于是想干脆连羊也省了。与孔子商议,孔子则不赞同。
3、“尔爱其羊,吾爱其礼”是什么意思?译文:”你爱的是一只羊,我爱的则是告朔之礼。“语出《论语·八佾》第17章 原文:子贡欲去告(gù)朔之饩(xì)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注释:孔子呼子贡之名说:「赐,你爱的是一只羊,我爱的则是告朔之礼。」不行告朔礼,只供一饩羊,非为行礼而杀羊,应当去之。这。
4、告朔是什么意思。告朔意思如下: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词语释义:1、周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2、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词语(words and expressions),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
5、八佾第三17(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看到,既然国君没有真正在实行告朔之礼,只是形式上去供一只羊,他觉得这个没有用,所以他要把这只羊也废弃掉。废弃的原因之一,是这个礼只有这么一个形式,完全没有内容,子贡认为不必要;还有一层原因,因为做这个礼必须要杀羊,如果把生的羊杀掉,是为了这个礼还值得,现在礼都没有了,还杀这。
1、《旧唐书》卷二十二 志第二(4)。今明堂肇建,总章新立,绍百王之绝轨,树万代之鸿规,上以严配祖宗,下以敬授人时,使人知礼乐,道适中和,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今若因循颁朔,每月依行,礼贵随时,事须沿革。望依王方庆议,用四时孟月日及季夏于明堂修复告朔之礼,以颁天下。其帝及神,亦请依方庆用郑玄义,告五时帝于明堂。
2、告朔饩羊是什么意思。您好,告朔饩羊 gù shuò xì yáng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告朔饩羊”,古代的一种制度。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於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
3、56、封建礼教真的“吃人”吗——约束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礼”。在告朔之礼中,孔子坚持即使简化形式,也不可忽视传统,如饩羊虽可省略,但仪式的象征意义不可或缺。他教导我们,礼仪不仅仅是形式,更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礼,虽看似繁琐,却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构建了我们的社会秩序,塑造了我们的道德观念。它并非冰冷的约束,而是一种温暖的规范,让我们的。
4、“尔爱其羊,吾爱其礼”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出自:孔子[春秋]《论语·八佾》。原句: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释义:子贡想要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
5、千字文第四天: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律吕调阳(lǜ lǚ tiáo yáng)。释文:闰:《说文解字》:闰,馀分之月,五岁再闰,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月居门中。从王在门中。《周礼》曰:“闰月,王居门中,终月也。”本意是王在门内举行祭奠仪式,这是闰月的特殊仪式。